论《圣约神学与中国转型五大意义》

ENOCH LAI

2024年10月19日网上听王志勇牧师《圣约神学与中国转型五大意义》,王牧师列出五个要点,我有感动将这些内容扩展为一篇讲章,于是查考相关圣经,充实相应内容,就形成了这篇讲章。感谢王牧师,愿圣灵的带领我们的分享学习。

我们深知新旧约神学与社会实践、历史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因为真理必然有共通见证。

圣约的定义:

​ 圣约是神与人之间的契约,包含神对人的应许和人对神的回应。

1、旧约与新约:

旧约是神与以色列民族的约,新约是通过耶稣基督与所有信徒建立的约。

耶利米书 31:31:“耶和华说:日子将到,我要与以色列家和犹大家另立新约。”

希伯来书 8:6:“但如今所立的约,是他所赐的更美之约,因它是凭更美的应许立的。”

2、救赎的应许:

​ 罗马书 1:16-17:“因为我不以福音为耻;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人,先是犹太人,后是希腊人。因为神的义正在这福音上显明出来;这义是本于信,以致于信。”

3、信徒的责任:

​ 在圣约中,信徒有责任遵守神的诫命和教导,作为对神应许的回应。

​ 约翰福音 14:15:“你们若爱我,就必遵守我的命令。”

4、约的印记:

​ 圣约通常有印记,象征着神与人之间的关系。例如,旧约中的割礼和新约中的洗礼。

​ 创世记 17:10:“你们中间所有的男丁都要受割礼,这便是我与你们立约的记号。”

5、约的延续性:

​ 圣约神学强调神的约是持续的,神的应许不会改变,信徒在基督里得以参与这些应许。

​ 加拉太书 3:29:“你们既属基督,就是亚伯拉罕的后裔,按着应许承受产业。”

最终的应验:

​ 圣约的最终应验在于基督的再来和神国的完全实现。

​ 启示录 21:3:“我听见有大声音从宝座出来,说:看啊!神的帐幕在人间。他要与人同住,他们要作他的子民,神要亲自与他们同在。”

通过这些内容,圣约神学让信徒认识、明白神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基督教信仰中应如何生活和回应神的呼召。新旧约让人们看到,圣经是一部判例书,守约蒙福,背约受诅咒,也就是中国人常说的顺天者昌,逆天者亡。

中国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那么,圣约神学在当代中国转型有哪些深远意义呢?让我们结合圣经,展开阐述。

一、立约者为上帝:要上帝不要皇帝

二、守约者为教会:要教会不要黑社会

三、圣约的标准为上帝的律法:要法治不要罪人的人治

四、圣约的后果是赏罚:要公义不要成王败寇、弱肉强食

五、圣约的延续是后裔:要以耶稣基督为救主不以任何罪人为大救星

一、立约者为上帝:要上帝不要皇帝

出埃及记 20:3 “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多神论与泛神论都是堕落后的罪人拜偶像的思维,唯有生命的源头、自有永有的独一真神才能与人坚立永不改变的盐约。

诗篇 146:3*“不要依靠君王,也不要依靠世人;他们的心思不能救人。”因为君王也是罪人,本身自身难保,君王是有限的短暂的地上掌权者,转瞬即逝,人们对君王可顺而不可忠。

信徒应将上帝置于首位,而不是依赖于世俗的权威,因为世上的权威充满罪恶,依靠罪恶终必饮罪食恶,苦害已身。无论是秦始皇还是毛泽东,还是今天的一尊,本质都不是神,都是罪人,我们在主里顺服掌权者,但不能盲目顺服。

上帝与皇帝有何不同呢?

1、权威来源

上帝的权威是绝对和永恒的,超越一切人类的法律和制度。因为上帝是万有的创造者与维护者,上帝是历史的主宰。

皇帝的权威通常是基于世俗家族的权力、党国一体的政治权力或历史传统等,总是受到时间和环境的限制,不管如何,这些权力都是有罪有限的,看看,历史上超级强大的大秦帝国不过存活了15年又46天。

2、 治理方式

上帝的治理是基于上帝律法,中国传统叫道,夫物芸芸,复归其道。大自然遵循自然之道,人类活动遵行生命之道。在人类活动中,人们当顺道而行,在全地以爱为本、高举正义和施以怜悯、过圣洁生活。

皇帝的治理理当按良知,但历史上基本是罪人相争,恶者为王,往往是凭血气的政治、血气的地上军事力量及相应的阴谋诡诈、黑厚手腕等等,经常伴随残酷压迫和不公不义,甚或白骨盈野,民不聊生,这样的治理方式是属地属魔鬼。

3、 最终目的

上帝的最终目的是人类的救赎,让一切信靠上帝的人不致灭亡反得永生,在新天新地中,神的子民永远与神同在。

皇帝的最终目标不过是维持统治、稳固其家族或一党权贵之私,等级森严下往往失道寡德,鲸吞民利,造成几家欢乐万家愁,进而引发社会动荡,改朝换代。

二、守约者为教会:要教会不要黑社会

教会作为基督徒的信仰共同体,强调圣徒对上帝的忠诚和活出爱神爱人如已的爱。

马太福音 28:19-20 “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给他们施洗,奉父、子、圣灵的名教导他们遵守我所吩咐你们的一切。”耶稣基督的国权是天上来的,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主耶稣了。世上一切的难处,没有什么主耶稣不能解决的。教会一方面传扬福音、引导人们相信基督,并且更要训练教导信徒装备生命,带着主所赐的权柄治理全地,为主作美好见证。

哥林多前书 12:27“你们就是基督的身体,并且各自做肢体。”『基督的身子』说出我们信徒在生命和灵性上是合一的;『各自作肢体』说出我们信徒在恩赐和功用上是不同的。我们在教会中,一面要竭力保守灵里的合一的心(弗四3),一面也要照着各个肢体的功用,各尽其职(弗四12,16)。

总之,上帝将圣约赐给教会,圣约由教会靠着主的恩典、大能守全。

教会与黑社会有何不同呢?

1、 目的与使命

教会:传播福音、牧养信徒、装备生命,活出见证、治理全地,教会绝不是追求世俗的权力或利益的团体。 -

黑社会:窃取非法权力,掠夺非法利益,控制社会资源,不断实施犯罪。历史上最大的黑社会就是马列文化教导下产生的共产主义苏联集团及其跟随者,全球以死亡一亿多人口的惨烈代价警戒世人回归正道。

2、 价值观与行为准则

教会:敬畏上帝,信靠基督,爱主爱主,守约守法,强调道德责任、文化托付和人文关怀。

黑社会:拉帮结派,以自我为中心,帮主、党魁与团伙利益至上,无视法律和道德,任意妄为,和尚打伞,无法无天。

3、 社区影响

教会致力于心意更新,引领群伦,和谐共荣,重建美好天父世界,有真教会的社区一定是光明的、喜乐、平安、充满活力与希望的。哪里有真教会,哪里就有真光,哪里就有公义,哪里的社会秩序就一定好。

黑社会往往破坏社区的安全与和谐,制造恐惧和不安,强调的罪恶下的不公不义的稳定,如前马列苏联集团及其跟随者不断让人们痛苦最大化,以此维护其极权的黑暗统治。今天,很多地方黑社会化,执法犯法,贪官遍地,投诉无门,一片黑暗。

三、圣约的标准为上帝的律法:要法治不要罪人的人治

诗篇 119:142 “你的义是永远的义;你的律法是真理。”

罗马书 7:12“这样看来,律法是圣洁的,诫命也是圣洁、公义和良善的。”

神的律法是人们行事为人的准则,是人们生活的指南,人们不能依赖于人类的主观判断,人类的主观判断当顺服于神的律师法之下。神的律法反映神的属性,人有神的样式和形象,所以,人必须按神赐律法而行事为人。所谓的民主也当顺服于神的律法之下,是神本的民主,不是人的自主,政治是属灵的,选举也当是属灵的,治国理政要合乎圣约。

法治与人治有何不同呢?

1、 权威来源

良法下的法治权威源于上帝最高律法下的法律制度与规范原则,上帝律法放之四海而皆准,圣经就是一个判例,顺天者昌,逆天者亡。

人治的权威依赖于统治者个体的权力和意愿,罪人若未被圣化,罪人往往成为撒旦的差役,魔鬼的奴仆,罪人的权威来源于敌基督势力,从吾皇万岁到毛主席万万岁或定于一尊等,尽皆一丘之貉,不过是换了不同的面孔,采用了不同的名号。

2、 治理方式

良法下的法治强调法律的公平性和一致性,所有人都应在法律面前平等,法律的执行不偏不倚。

人治常常导致权力的滥用和不公正的裁决,治理方式常常受到败坏的确统治者的个人利益及其心志影响,罪人下的人治总是伴随灾难的往复循环。因为人的罪性,人治就是灾难、问题的源头,人治一开始就在制造问题,在用罪人的方式解决问题中产生更大问题,往复循环,永难安宁,只见改朝换代,不见根本改变,没有真正和平。

3、 稳定性与可预见性

据于上帝律法下的良法法治提供了稳定的法制架构,使社会行为具规范性、可预见性,社会有良好的信任感和安全感。是就是,非就是非,泾渭分明。

人治的结果却不稳定,容易因统治者的变化而改变,造成社会的不安和混乱,法律可随意被更改、解释或被践踏、强奸。中国于1954、1975、1978、1982年制定了不同的宪法,后又不断修改了五次之多,足见其随意性、不稳定性与灾难性。以前要打倒美帝国主义,说美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后来呢,又千方百计求美帝国主义带着皮包来赚钱,以前说刘少奇是叛徒内奸工贼,后又给他平反,说刘少奇是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

四、圣约的后果是赏罚:要公义不要成王败寇、弱肉强食

弥迦书 6:8“世人哪,耶和华已指示你何为善;他向你所要的,不就是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你的神同行吗?”

诗篇 37:28“因为耶和华喜爱公义,不离弃他的圣民;他们永蒙保守,恶人的后裔必被剪除。”

以赛亚书 1:17 “要学习行善,寻求公义,解救受压迫的,给孤儿伸冤,为寡妇辩屈。”

圣约下,要求当政者弃绝恶行,秉公治理。神照着神自己的形像造人,要人有神的公义、圣洁、美善,有真理的仁义和圣洁;邪恶政治则违反神造人目的。

圣约要求我们要脱去旧人,穿上新人。才能与神同在,进祂居所,做合神心意的人(弗四22~24) 。

公义与暴政有何不同呢?

1、 权力来源

公义建立在上帝启示的神圣的原则和法律之上,强调人人平等,都是罪人,彼此监督,都是弟兄姊妹,彼此相爱,无论是谁,都要遵循属灵的道德伦理和永恒的天国法则。

暴政则依赖于专制独裁者的专权和人意的决定,往往无视普世价值下的法律和道德,以人为神,家长、党魁意志就是法律。

2、 治理目的

公义的目的是保障每个人的权利,高举神权,约束政权,保障人权,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促进真实的大众福祉,实现人生的价值–荣耀神以神为乐。

暴政的目的是巩固统治者的权力,通过持续不停的恐惧、压迫来控制民众,弱化民众,愚昧民众,在社会的动荡和不安中强化、实现暴政统治。现在的中国为什么很多地方简直是黑社会化?民众为弱化,被愚弄,常常处于不安恐惧之中,认命,不敢去抗争。暴政往往是奴性形成的,已民经逃亡到俄罗斯前叙利亚总统阿撒得的得票率97.%,难道这人真的是很得民心吗?某个国家的更高,得票率100%,难道这个人是神吗?难道他真的能为人为指明方向吗?,不是的,一切都是为了强化他的权力,巩固他的地位。

3、 对待弱者的态度

公义关心弱者和受压迫者,努力为他们争取权利和尊严,让弱者也能与为贵族,甚至成为总统。台湾当年的陈水扁出身于三甲贫农,赖清德是矿工的子弟,出身贫贱。

暴政往往以强凌弱,忽视或剥夺弱者的权利,导致社会严重不公, 让弱者成为跪族,成为韭菜。

五、圣约的延续是后裔:要以耶稣基督为救主不以任何罪人为大救星

约翰福音 14:6 “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

使徒行传 4:12“除他以外,别无拯救;因为在天上人间,没有次下别的名字,我们可以靠着得救。”

提摩太前书 2:5 “因为只有一位神,只有一位中保,乃是人类的耶稣基督。”

这几节经文表明人类的方向及人类方向的动力及依靠。这让我们看到,凡事要依靠神,要神本神治,不是皇帝人治,不是靠暴力。

耶稣救主与罪人大救星有何不同?

1、 本质与身份

主耶稣是神的儿子,完美无罪,具备神性和人性,能够完全理解和救赎人类的罪。

罪人大救星:任何其他人类,即使有伟大的成就或影响力,都是罪人,无法提供真正的救赎,因为罪人本身自身难保。

2、 救赎的凭据

主耶稣的救赎是基于他在十字架上为人类(神的选民)的罪所付出的牺牲,具有完全的恩典和公义。

罪人大救星:依赖其他罪人的“救赎”往往是建立在个人的努力、成就或偶像崇拜上,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救赎能力,人间的大救星本身是该死该灭亡的罪人。历史上,所有以人为神为大救星的国家无不都是灾祸连连,罪恶滔天。

3、 结果与影响

主耶稣的救赎带来的是人永恒的生命和人与神的和好,给信徒带来真实的平安与希望。

罪人大救星:依靠罪人只能导致失望和混乱,因为人类的局限性和罪性无法提供真正的解决方案。

结论:

~要上帝不要皇帝,要法治不要人治。

三千年来,从夏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计400多个君主、皇帝,基本是罪人相争,恶者为王,人本人治,灾难不止。唯有从神而来的法治,才能脱离罪的咒诅。

~真正的文明,是圣约的文明,是神本主义的文明。是有心灵秩序的,是有道德,是有律法的,是有政治的,是有上帝的显现和祝福的。而圣经所启示的心灵秩序就是罪人因着神的救赎,理性上归向真理,情感上归回真爱,意志上归于基督。人不是中心,神才是中心。人不是万有的尺度,神才是。

~这样看来,离开了圣约,中国哪里有上下五千年文明?没有!只有彼此相争,成王败亡,灾难循环。

什么是文明,我们可以这样定义,文明是真理发出的光芒,不认识神,又怎么晓得真理呢?皇帝是人对上帝的僭jian越。

~世界历史就是由受造与堕落走向救赎与文明的进程。没有救赎就没有文明,也没有历史进步可言。

所以,有文字记载的三千年中国历史如同一年,不过重复了2999次,因为罪的问题没有解决,一切都是换汤不换药,没有救赎,心意没有更新,也不可能有历史进步。

延伸思考:

历史让我们看到,在圣经圣约文明的光照下,从当今建立的宪政国家可以看出,非人本人治下,在教会的影响、推动下才能形成的现代文明社会。

美国:美国的立国根基

启蒙思想:18世纪的启蒙运动对美国建国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思想家如约翰·洛克(John Locke)提倡自然权利、社会契约和政府的合法性,这些理念深刻影响了《独立宣言》和《宪法》的制定。

《独立宣言》:1776年通过的《独立宣言》明确了人权的理念,强调每个人都有追求生命、自由和幸福的权利。这一文献是美国立国的重要标志,人权源自神权,源自圣约。

《宪法》:1787年制定的《美国宪法》建立了联邦制度,设立了三权分立的政府结构,同时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宪法的修正案(如《权利法案》)进一步强化了个人自由和权利。这些都居于圣约中的神学教义思想。

基督教价值观:美国的建立也受到基督教伦理的影响,许多早期的殖民地都是为了宗教自由而建立的,这些价值观在国家的法律和文化中得以体现。

以色列:作为一个犹太国家,以色列的法律和文化受到《圣经》教义的影响,是圣约文明的体现。

圣约的概念:以色列的历史和文化深植于与上帝的圣约中。根据《旧约》,上帝与亚伯拉罕、以撒、雅各以及摩西等人的约定构成了以色列民族的根基,强调了选民的身份和使命。

法律与道德规范:以色列的法律体系受到《摩西五经》的影响,特别是十诫,这些法律为以色列人的行为提供了道德和伦理标准,强调公义、诚实和责任。

民族认同与归属:以色列国的建立与犹太民族的历史、文化和宗教密切相关。对《圣经》的尊重和对祖先传统的纪念为现代以色列的国家认同提供了基础–敬拜独上真神,守约蒙福,反之受祸。

信仰与文化的融合:以色列的社会和政治生活深受犹太教信仰的影响。节日、习俗和教育体系都体现了对圣经教义的重视,强调团结和选民共同体的价值。

对应许之地的归属:以色列国的建立被视为对上帝应许之地的回归,这一信念在犹太民族的历史和身份认同中占据核心地位。

加拿大的立国根基

基督教价值观:加拿大的早期殖民者大多是基督教徒,他们的信仰影响了社会的道德标准和法律体系。许多法律和社会规范反映了基督教的伦理观念。

人权与尊严:圣经中的人权观念强调每个人的尊严和价值,这一点在《加拿大宪法法案》中的《权利与自由宪章》中得到了体现,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社会契约:圣经中的约的概念与现代社会契约理论相似,强调个人与社会之间的责任和义务,加拿大的联邦制度和民主治理可以视为这种契约精神的体现。

包容与团结:基督教教义倡导爱与包容,加拿大的多元文化政策反映了这种价值观,鼓励对不同文化和信仰的尊重与接纳。

追求公义:圣经强调公义和正直,加拿大的法律体系和社会政策也致力于维护公正和公平,确保每个人的权益得到保护。 澳大利亚:澳大利亚的法律体系和社会价值观受到了西方基督教传统的影响。

新西兰

新西兰的宪法和社会政策中也反映了基督教的价值观,早期移民大多是英国来的基督徒,他们的信仰带来基督教价值观,依基督教义强调人的价值与尊严,注重社会契约与人的责任,追求公义等。

反观中国的立国根基:

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强调伦理道德、家庭和社会责任,以及君臣、父子之间的关系。孔子的教导对国家治理和社会秩序产生了深远影响,形成了君制臣,父压子,夫困妻的专制等级伦理,人与人之间没有平等,总体在沦落地步。日本伊藤博文曾对清朝官员说,在中国专制社会下无论是人才、天才、地才都变成奴才。同他一起在英国留学的严复回国后只做了启蒙者。

法家思想:法家主张以法律为基础进行统治,强调法律的权威和严厉。法家的理念在历代王朝中用于维护国家秩序和治理。但皇帝不受法的限制,皇帝成了法的标准。

道家哲学:道家提倡顺应自然和无为而治,强调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这种思想影响了中国的文化和艺术,形成了独特的世界观。老子天道慢慢变为唯物主义的道,后来变为练丹求长生不老的道术。

马列共产、集体主义更彻底在剥夺了人的自由,人成为政治、经济的工具,成为韭菜。

政治体制:中国历史上的封建制度和家天下及党天下的中央集权体制让中国死气沉沉,因为人的罪不能解决,所以,历史不可能有真正的进步,今天灾难更深重,内外交困,四面楚歌。

历史引导我们,~要上帝不要皇帝,要法治不要人治。

当今中国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下,路在哪里?路不在脚下,在路在天上,我们要走天国之路,要实施神法神治下的天国政治,因为人是有灵的活人,人是有上帝的样式和形像,人若不归回生命源头,中国在社会转型中绝不可能平安顺利,也绝不可能有所谓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的复兴。

圣约神学要求我们在中国社会转型中要建立新民族,新国家,新文化,彻底摆脱人本人治的桎梏,跟随主耶稣,人们才能走在生命路上,人们才能得自由。中国迫切需要的是在神面前认罪悔改,找到正统正路,回归生命源头。

2024年12月15日星期日

末肢 赖弟兄分享